排便顺畅从日常做起,超轻鬆10招排毒、解便祕
排便顺畅从日常做起,超轻鬆10招排毒、解便祕现代人的生活步调快,压力也跟着变大,生活作息、饮食习惯不正常,想要保持每天肠道顺畅,似乎越来越困难。「排便不顺」俨然成为现代人的文明病,在日本成立第一个便秘门诊的小林弘幸医生提供了10种帮助排便顺畅的方法,希望藉此能让每个人天天都是畅快人生:
排便顺畅就靠这10招
可滋润并刺激肠道,活化肠内蠕动。此外,在午餐与晚餐前喝一杯水也有助于改善便秘。
当人体在晨光的沐浴下,大脑会下达指令,将自律神经模式切换至交感神经主导的状态。因此,养成起床后拉开窗帘的习惯,能顺利转换自律神经,达到「便活」的功效。
养成吃早餐的习惯能有效改善体质,为了调整生理时钟,务必建立「一定要吃早餐」的观念,就算只吃一根香蕉,也一定要吃早餐。
将食物送进肠道、维持稳定的消化频率是促进肠胃蠕动的关键,谨记「早餐是金、午餐是银、晚餐是铜」的铁则,早餐、午餐一定要吃饱,但晚餐千万别吃太多,因为会使原本应活跃的副交感神经无法发挥效用,造成反效果。
吐气时间比吸气长两倍的「1比2深呼吸法」能轻鬆打开副交感神经的开关。人在专注工作时容易屏气或呼吸变浅,不妨趁工作空档或想转换心情时使用此方法,让全身血液循环变佳。
饮食时交感神经会升高,所以若在饭后立刻就寝,会让人在交感神经高涨的状态下进入睡眠,导致副交感神经的消化、吸收功能执行不够充分,易引起便秘。
晚饭后散步30分钟,最能有效提升副交感神经,刺激肠胃蠕动,但慢跑与肌肉训练这些促进呼吸的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活跃,适合在早上做,晚上绝对禁止。
摄氏38~40度的温水澡可以提高深部体温,有效活络副交感神经。相反的,热水澡会使体温急速升高,导致交感神经活跃,无法使身体放鬆。沐浴后1小时入眠,应避免电脑等强烈光线干扰睡眠,而泡澡水应低于心脏,避免压迫心脏。
半夜12点后是「肠道的黄金时间」,肠道的活动力最强,在半夜12点前进入睡眠状态,能有效促进肠胃蠕动,就寝时放鬆身心:睡前若能彻底放鬆身心,就能提升睡眠时的副交感神经,隔天自然能排便顺畅。建议寻找适合的方式放鬆自己,但要注意,如果从事自己「喜欢」做的事,反而会活络交感神经,达到反效果。
早上提前30分钟起床,在从容的状态下「慢慢上厕所」,刚开始就算上不出来也没关係,养成习惯后自然会有便意。
资料来源:《便活:自律神经名医带你提升排便力,自然瘦下7公斤》/小林弘幸/如何